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-pg电子平台

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
【央视新闻客户端】攻坚进行时!记者直击临清高速两座隧道施工现场
日期: 2023年12月18日 来源: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浏览量:30次 字号:[ ]

临清高速公路是中缅国际陆路大通道高速公路云南境内的最后一段、是云南五大出境通道之一,云临高速则是云南省“五纵五横一边两环二十联”中长期高速公路规划网第五纵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临沧市西北向对外交通运输主通道和重要的经济干线,两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备受关注。

近日,记者走进临清高速公路王家寨隧道和云临高速大亮山隧道建设现场,只见工人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奋战在各自的作业面上,到处都是热火朝天、大干快上的景象。

“这个隧道真的很难打”

作为中国进入印度洋最近的陆上通道,临清高速公路建成通车,对促进云南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其中,王家寨隧道是临清高速的关键控制性工程,隧道全长8040米,最大埋深约1022米。

中铁隧道建设局项目经理刘刚介绍,王家寨隧道临翔端特殊不良地质段长度近2.5公里,以第三系富水弱胶结砂性土夹黏性土为主,地层含水率较高、渗透系数低、饱和度高,水稳定性极差,开挖扰动后易发生液化现象,出现溃砂、流土、突泥涌水等地质病害。

“主要还是防突泥涌水,开工至今,临翔端先后发生了21次规模性突泥涌水地质灾害。”说着,刘刚打开了前几天隧道内的监控视频,只见视频中开挖坑道施工面处泥浆水流突然喷涌而出,原本空旷的隧道顷刻间被淹没了一半。

“这不仅对我们施工有危害,还会造成地表下沉,对地下水环境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,因此必须采用新的工法把它制止住。”刘刚告诉记者,退水后,残余的突水突泥让整个施工现场变成了“烂泥塘”,隧道施工变得更加艰难。

施工,突涌,清淤,再施工……

王家寨隧道就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循环拉锯中掘进。

起于云县西南水磨村附近,顺接凤庆至云县高速公路,终点在内邦村附近的云临高速公路,目前全线仅剩大亮山隧道未贯通。

大亮山隧道长10235米,最大埋深1210米,设斜井和通风竖井,该隧道区域内构造断裂带较多,地质复杂,富水性较强,自2018年进场以来已发生多次不良地质灾害。

“挖隧道,会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。”中铁十五局云临项目总工程师何伊琦感慨道。

为及时掌握和消化施工中遇到的问题,何伊琦每天都会带着技术人员来到掌子面施工现场进行日常检查,认真查看围岩、地质等情况,确保现场施工能够正常推进。

“我们每天24小时都在努力”

“我们分三个班组24小时轮换工作,近几个月以来,进口端每月进尺都能够达到120米至130米左右。”刚结束工作的大亮山隧道施工员王仕顺告诉记者。

相较于进口端施工较为顺利的局面,出口端则处于艰苦攻坚状态。

虽然隧道出口端已掘进3200米,但该段地质为“软岩大变形 高地应力 膨胀岩 富水 岩性接触带 热异常”的综合叠加地质病害段,施工难度及安全风险大。

自今年6月份以来,出口端左右幅出现8次不同规模的突泥涌水,突泥量合计达到15000方。

“突泥涌水来得很快,但软岩大变形是一个缓慢持续的过程,岩层的变化肉眼很难观测到。”何伊琦告诉记者,“变形一旦发生,就会对隧道造成压溃式的破坏,导致二衬混凝土多次开裂,仰拱隆起。”

软岩大变形加上突泥涌水,大亮山隧道出口端施工变得更加艰难。

“目前只能采用反压回填,还有在仰拱内和边墙处进行钻心,对存在的水进行相关的水压释放。”何伊琦坦言,“为此我们还成立了相关攻关课题,并邀请相关院士团队联合攻关,到现场进行松动圈还有围岩地质的再次检测,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的施工措施。”

在大亮山隧道深处,中铁十五局云临项目组不断尝试、总结经验,在一次次的“较量”中,他们研究出了诸多攻坚技术专利。目前,已完成实用新型专利10项,申请发明专利4项,省级工法1项。

而在另一边的王家寨隧道,管理人员和一线施工人员也正在争分夺秒抢工期、全力以赴赶进度。

“还有200多米。”身旁施工机器作业声不断传来,正在隧道内察看施工情况的临清项目公司总工程师王秋懿告诉记者,“虽然王家寨隧道施工难度在国内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中实属罕见,但有信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隧道贯通。”

记者了解到,目前王家寨隧道左幅剩余196米,右幅270米;大亮山隧道目前左幅剩余2.95公里,右幅3.05公里,两个项目进展顺利、推进有力有序。

临沧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会继续督促施工单位以抓质量、保安全、抓施工方案的落实促安全,督促建设单位加大投入,稳中求进,确保临清高速公路隧道2024年建成并实行全线通车,云临高速大亮山隧道,2025年建成并实行全线通车。

隧道攻坚战是一场技术与勇气的较量,背后有着施工人员的智慧和汗水。当前,临清高速和云临高速项目建设者正以久久为功的韧劲、驰而不息的精神,铆足干劲,加速掘进,努力突破每个关键点,为隧道早日贯通加紧施工,大山深处,留下了一个个奋力掘进的身影。


网站地图